一早來到竹北的新竹縣政府,準備今天早上三小時的「風土經濟學」青年發展工作坊。
因為確定要開課的日期比較晚,原本擔心人數會不多,沒想到網路報名的地方工作者,就已經高達五十人,公部門報名也有二十人。
到了現場,才知道有八十多人,數量還超過上一次在苗栗舉辦工作坊的人數。
現場也有好幾位來自台北的朋友,甚至有位多年前認識的年輕人,這次還遠從埔里請假、趕赴新竹的課程。
從地方長輩、業者、地方年輕工作者、甚至是大學生,透過跨地區、跨業、跨年齡的分組討論、實作,激發大家的想法。
要在有限時間內跟陌生人交流意見,聚焦目標與問題,其實並不簡單。
但是大家透過幾次的練習與刺激,也能逐漸掌握重點與方法。
課程結束後,大家輪番來簽書、問問題,時間大概就超過四十分鐘。
這次主辦的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,出動很多人力,做了很好的規劃與協助,也做出好口碑。
我在課堂上需要用大量能量帶領學員思考,不斷引導提問、用力聆聽,工作一結束,精神一放鬆,回程等待高鐵時,竟不知不覺睡著了。
與其台上講一堆,不如讓地方朋友動腦思考,練習討論與聆聽,透過討論與表達,歸納與整理,仔細思考自己的事業、家鄉的發展,會是改變的好起點。